找到相关内容246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禅之“不可言说”——从体悟性思维视栏位的解读

    打造的东西,打造好了还会坏,不刻意打造的,就可永远不坏。最后如《指月录卷五.药山》中讲:“问如何是戒定慧?师曰,贫道这里无此闲家俱”,指的是体悟时要达到的禅境、禅意、禅韵,都是非工具性的,不像某件家具...

    刘家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4470740.html
  • 大乘佛教伦理现代化重建课题试论

    。此偈前二句表明去恶为善的世间道德,多半属于世俗谛层次的有漏善伦理,可称世俗伦理(secular morality)。第三句则强调自心的清净,兼摄戒定慧三学,贯通八正道,旨趣是在超越世间世俗带有功利...

    傅伟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5470794.html
  • 佛教信徒拜佛的功利心及正信的导入

    德。”《胜鬘经宝窟上本》曰:“恶尽言功,善满曰德。又德者得也,修功所得,故名功德也。” 净空法师在《谈功德》文中认为,功是指修行的功夫,德是指本性的德能;功是戒定,德是智慧,三世诸佛的教法即是戒定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1570807.html
  • 佛经同形义异词举隅

    说曰正念常兴起也。  二一二 出曜经(三十卷)/卷九  戒定慧解者,彼修行人,戒品定品慧品三业具足以自缨络,摧结使聚何往不坏,犹如国王财富人盛才技过人,便能安恤国民外寇不加,今此行人亦复如是,三业具足...

    竺家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3270860.html
  • 瞬刻永恒的最高境界

    戒定慧?师曰,贫道这里无此闲家俱”(《指月录》卷九.药山)等等说法,都是指明悟道、得禅不在于勉强身(臭骨头,长坐不卧)心(“能过百思想,对境心不起”)去刻意修道寻求(“住心观净”)。而应该在与普通人并...

    李泽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4871115.html
  • 昙鸾大师念佛法门研究

    如是,或有勤行精进,或有以信方便易行,疾至阿惟越致者。」8龙树菩萨从修行的方法与成就方面,将一代时教,八万四千法门,概分为两类:一者难行道,靠自力勤修戒定慧,于无量劫受劳忍苦,次第破见思惑、尘沙惑、无明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271186.html
  • 无着的学说

    而净品尚无成立,唯是本性  清净;道起时,除灭不净品,更不生起,即是永改本性。且  此依他性的净品,就是道及道果。道即戒定慧。道果有为者  为解脱和解脱知见;无为者是本惑灭及未来惑不生。故道起  时,...

    昙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1571214.html
  • 宗密论“圆觉”

    。有拂尘看净,方便通经;有三句用心,谓戒定慧;有教行不拘而灭识;有触类是道而任心;有本无事而忘情;有籍传香而存佛;有寂知指体、无念为宗。遍离前非统收,俱是象体上之诸宗,不出定慧、悟修、顿渐。无定无慧,...

    潘桂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1571335.html
  • 敦煌写本《观心论》校勘

    者:对於贪毒,誓断一切恶,故[2]常修戒;对於嗔毒,誓修一切善,故常修定;对於痴毒,誓度一切众生,故[3]常修慧。由[4]持如是戒定慧等三聚净戒[5],故能超彼毒恶业报,即[6]成佛也。以制三毒,则诸...

    宗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4471679.html
  • 王雷泉:佛教教育的目的、方法及前瞻

    那只能根据戒定慧三学的程度来编定学制,适当参考世俗学校的教学形式。在确保修行的基础上,对一小部分品学兼优的学僧,采取自学、选修等方式,修读一部分世俗大学的文史课程乃至攻读研究生学位。但这仅是僧教育中的...

    王雷泉 (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2773263.html